土壤電阻率測試儀廣泛應用于防雷接地、電力工程與地質勘探,其測量結果直接影響接地系統設計的科學性與安全性。在野外復雜環境下,
土壤電阻率測試儀常因接線錯誤、電極接觸不良或環境干擾出現讀數異常、數據漂移等問題。掌握常見故障的應對策略,是確保其精準捕捉的關鍵。

1、無讀數或顯示“OL”(超量程)
首先檢查測試線是否斷裂或接頭松動,使用萬用表檢測C1、P1、P2、C2四線通斷。確認電極是否插入土壤,若土壤干燥、石礫多,可澆水濕潤或更換測試點。檢查儀器保險絲是否熔斷,電池電量是否充足。
2、數據跳動大或重復性差
多因電極與土壤接觸不良所致。確保電極打入深度足夠(建議≥20cm),清除表面銹跡與氧化層。避免在雨后、凍土或強電磁場(如高壓線下)區域測試。若使用工頻測試,可切換至異頻抗干擾模式,減少電網諧波影響。
3、測量值明顯偏低
檢查電極間距是否準確,尺量復核a值。確認接線順序是否正確:C1→外極、P1→內極、P2→內極、C2→外極,嚴禁接反。若土壤過于潮濕或存在地下金屬物(管道、鋼筋),會導致電流分流,使結果偏低,應調整測點位置。
4、測量值異常偏高
可能因電極間距過小或探測深度不足。適當增大電極間距以獲取深層數據。檢查電壓極(P1、P2)是否被污染或接觸電阻過大。若土壤為砂石或凍土,導電性差屬正常現象,可結合地質資料綜合判斷。
5、開機無響應或屏幕黑屏
檢查電源開關、電池極性及電壓。若為充電式儀器,確認充電是否完成。重啟設備,排除臨時死機。若仍無效,可能是主板或顯示屏故障,需返廠維修。